蓝冠为什么自动售货机里的饮料价格高?

2023-06-26 作者:admin   |   浏览(147)

作为时下被看好的新型终端渠道,自动售货机出售的饮料、冰淇淋、零食等一般都比同一地段传统渠道出售的要贵,蓝冠零件这样的定价是什么道理呢?仅仅是因为自然垄断而造成的吗?来看看以下“大神”们的分析吧——

知乎网友@guo tony
    严格来说,从自动售货机买的商品和别处买的(比如沃尔玛)并不是一种商品。比如有些人可能根本不会为买一瓶饮料而去一趟超市,但是看到自动售货机则比较愿意掏钱——也可以理解为交易成本的问题。
在一个比较小的空间里,市场容不下两台自动售货机,因此就有所谓自然垄断出现,那么自动售货机有一定的定价权就不足为奇了——和边际成本相关性不大,我不太相信自动售货机的边际成本有多大。
说到底,超市买的饮料替代性较大,假如家乐福比沃尔玛贵,大家就肯定都到后者去买,因此是充分竞争的。但是正如前述,自动售货机满足的是人们即时的需求,相对刚性,因而竞争性较弱。

地铁自动售货机

知乎网友@陶钧同学
    其实非常难比较,大概说几个方面。
    1、定价。并不是所有地方的自动售货机都比超市要贵,很多大城市的机器已经都是平价销售了,当然自动售货机卖3块超市卖2.8元我们视为同价。
    2、利润组成。自动售货机的利润本来就要高于超市。首先变动成本方面,自动售货机现在绝大多数都是饮料生产商直接供应,蓝冠零件或者说饮料厂家也在做自动售货机这块的生意,所以变动成本相对要比超市尤其小超市要低。其次固定成本,虽然很多工业园区夏天的自动售货机一天要换几次车,但目前绝大部分自动售货机都能达到400听的量,所以摊薄下来并不比超市高;再次绝大部分自动售货机的模式都是租赁而并非折旧,维护成本相对较低,而超市往往更在乎隐性收入和现金流。
    3、经营模式。目前国内自动售货机市场垄断情况还是比较严重,尤其一些较封闭环境,比如大学城、工业园区、车站,竞争并不充分,即便不平价销售依然不影响销售量。其次就是场地成本,这块成本作为销售费用其实是比较大的,业务员在谈场地的时候会有很多灰色环节,还不能开票摊销,导致对经营初期产生一定影响,当然总体来说这都是小问题。

知乎网友@人神共奋的李刚
    典型的错误答案是:拥有垄断地位就可以提高定价。
    事实上,除了行政垄断,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形式垄断,真正的商人是不相信垄断的。
    如果我是供应商,我不会有这种愚蠢的想法,饮料的价格都是半透明的,也不是必需品,贵了自然买的人就少。
    不要跟我说什么别无选择,价格弹性在别无选择的自动售货机上同样存在——“不喝会死吗?”
    也不要说花钱的人不在乎这点价格,如果没做过零售,你永远无法想像中国人对于价格是多么的敏感,对于品牌又是多么的不忠诚,像饮料这种标品,只要你价格打九折,销量就能翻两番。

    如果每瓶赚1块,每天可卖1000瓶,每瓶赚五毛,每天可卖3000瓶,那我肯定选择赚五毛。
错误答案之所以错误,在于把定价能力和定价策略混为一谈,也就是说,定价能力是由消费意愿决定的,但它只划定价格的上限,而定价策略必须要考虑供应链的能力。作为想进入这个行业,并作过调查的人,我提供此题的唯一正确答案:因为自动售货机的定价,主要取决于场地的最大可供应量。一台自动售货机容量是固定的,它的总销量取决于每天的加货次数。在有的场合,比如地铁站、市区,加货不方便的,销量就少,定价自然要高,否则就会断货;有的场合,比如校园、工业园区,加货方便的,销售就多,定价自然就不高,因为不怕断货。
    当然,更典型的错误:这个问题本身——自动售货机比谁贵?超市里的饮料是不太赚钱的,甚至卖可乐有的都是贴钱的。而自动售卖机几乎是以饮料为核心商品,利润都来源于此。

    所以说,超市饮料价格和自动售卖机是没有可比性的